文旅康养学院

搜索

首页>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文旅康养学院“三下乡”:童梦逐星传薪火,银龄反诈护家园

发布时间:2025-07-07 作者:吴新琪 校对:龙虹竹 审核:幸亮

为筑牢老年群体防诈“安全网”,守护社区环境与安全底线,2025年7月5日,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文旅康养学院基层服务志愿者团队走进重庆市永川区花果社区,通过精神点亮童心之梦+一对一精准反诈宣讲+全域社区环境清洁线行动,用细致服务传递温暖,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图片1(1).png

一、致敬科学先驱,童梦“箭”指星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清脆童声与激昂旋律在活动现场交织,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热烈展开。志愿者张春香同学深情讲述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扎根戈壁研制核弹的动人故事,孩子们红着眼眶为科学家的奉献精神鼓掌。随后在志愿者王宸睿同学带领的手工环节,大家化身“小小航天员”,用卡纸折出五彩火箭,随着吸管的吹气声,承载着梦想的火箭纷纷“发射”,现场欢呼不断。活动尾声,孩子们郑重写下“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军人为祖国效力”“我要当医生救死扶伤等稚嫩誓言,将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化作奋进的种子,让爱国情怀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WPS拼图0.png

二、精准普法面对面,反诈知识入人心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分组走进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居民楼,与老年人开展“一对一”反诈宣讲。面对听力不佳的张奶奶,志愿者李增秀俯身贴近老人耳边,用方言耐心讲解:“您记着,要是有人打电话说您孙子出了事,让马上转账,千万别信!这是典型的‘冒充亲属诈骗’,一定要先跟家里人核实。”志愿者们手持精心制作的防诈漫画手册,结合近期本地发生的“保健品免费试用后高价推销”“虚假中奖诱导缴费”等真实案例,从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转账套路讲到识别技巧,将复杂的反诈知识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

图片6(1).png

在与独居老人奶奶交流时,老人主动分享经验:“我天天看新闻,早知道陌生链接不能点!”原来,奶奶不仅自己警惕性高,还经常在小区微信群提醒邻居。奶奶的反诈骗意识觉悟高,而且志愿者王鸿颖还加强普及法律知识,高价收取银行卡和电话卡,不能去租借,会构成帮信罪。不用的银行卡和电话卡即使去注销,丢失要去相关营业厅挂失,以免犯罪分子非法利用。

图片7(1).png

三、弯腰俯身护家园,社区干净心舒坦

反诈宣讲结束后,志愿者们迅速转换角色,投入到社区环境整治。大家手持扫帚、簸箕,分组对社区主干道、楼道、绿化带展开“地毯式”清理。面对花坛深处藏匿的塑料袋、烟头等垃圾,志愿者们毫不犹豫地弯腰蹲下,徒手捡拾。汗水浸透了衣衫,但大家干劲十足,连角落的碎纸屑、砖缝里的烟头都不放过。在志愿者的感染下,居民阿姨:“环境变干净了,住着也舒心!”

WPS拼图2.png

从反诈课堂到社区街巷,从精神宣讲到法律知识普及最后到环境安全守护,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将“防诈”与“净社”紧密结合,既为老年群体筑起了反诈防线,也为社区营造了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现在骗子招数多,多亏孩子们讲得清楚,以后再也不怕被骗了!”参与活动的奶奶竖起大拇指。而焕然一新的社区环境的安心氛围,更是让居民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未来,文旅康养学院志愿者团队将持续深化“精准服务”模式,聚焦居民需求,开展更多有温度、有实效的志愿服务,与社区居民携手打造平安、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上一条:三下乡|文旅康养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森林防火知识与民法典普法宣传

下一条:三下乡|文旅康养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荣昌兴发社区进行网络安全与反诈意识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