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2025年4月23日,文旅康养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组织召开专业调研汇报暨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会议由旅游教研室主任陈宣霖主持,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许永莉,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幸亮及旅游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行业新趋势、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及专业群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为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专业升级提供重要依据。
首先周霞、宋阳、祝佩佩三位教师就前期各团队赴旅游、酒店、烹饪等相关企业、标杆院校及行业协会的调研成果进行了专题汇报。调研发现,当前旅游市场呈现出“小包团定制化”“国际化服务”“体验经济”等显著特征,游客对个性化服务和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此背景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传统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能力人才转型”,包括小语种沟通、文化传播、新媒体营销、旅游摄影等多元化技能,同时更加注重服务意识、专业技术与跨界创新能力的有机融合。三位教师特别强调,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适应新需求人才的关键路径。建议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行业标准入课程”“真实项目促实践”等方式,树立学生职业意识。
其次彭宇枫、冯咏、曾莉、王艳华等教师,基于行业调研数据,就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出了系统化建设思路。彭羽枫老师从专业群数字化发展维度,建议加强数智化人才培育。可以通过与“行千里旅行社”共建订单班,探索“专业群+产业链”的协同模式。冯咏老师则聚焦专业群特色化发展,提出红色匠心,绿色康养发展主题。曾莉老师从专业群资源共享机制出发,强调建立跨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重要性,推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王艳华老师提出的“学生分层培养”方案,通过设置管理人才、技术性人才等差异化培养路径,实现专业群人才供给的精准对接。陈波老师立足专业群创新发展,以“荣昌卤鹅”非遗项目为案例,探索“传统技艺+智能科技"的课程创新路径,为专业群建设注入新动能。这些建议在纵向上形成基础共享、特色强化、创新引领的层次化发展路径;在横向上实现数字技术、传统文化、产业需求的多元融合,为打造特色鲜明、适应需求的专业群提供了系统化思路。
在充分听取各位教师的调研汇报和建设性意见后,幸亮副院长着重指出,专业群建设应当立足“文旅康养”的办学定位,重点把握组群的内在逻辑,深入挖掘课程体系间的关联性,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来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最后,许永莉院长从战略层面提出三点核心要求:一是要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融合打造“非遗+康养”的专业特色;二是要构建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精准性;三是要建立常态化的市场调研机制,及时把握行业动态和细分市场需求。
这些指导意见为学院下一步整合各方建议、制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下一步,学院将系统整合会议成果,科学制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推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